《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金融支持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可謂千呼萬喚始出來,經濟學家們認為是大勢所趨,更是國家試制度的體現。
“制度創新是天津自貿試驗區建設發展的核心任務,金融政策創新是《指導意見》最顯著的特點和優勢。可以說,與以往制定的金融政策相比,此次出臺的《指導意見》所涵蓋的政策內容涉及面廣、政策的支持力度大、含金量高,既有以往沒有的創新政策,也有對現行政策限制的突破和放寬。”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行長周振海在日前召開的金融支持天津自貿試驗區建設指導意見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囊括了上海自貿試驗區兩批金改政策除國際金融中心相關政策外的全部內容的基礎上,還特別增加了京津冀協同、融資租賃等凸顯天津特色和優勢的支持政策。
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實現新突破
此次出臺的《指導意見》在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方面實現了新突破,并提出6條11項具體支持政策,與以往相比,政策內容豐富、創新點多、支持力度大,特別是在金融支持的業務種類、市場范圍、主體層次上都實現了很大突破。
“對企業來說,允許區內企業按規定開展人民幣境外證券和衍生品投資,在集團內開展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時,可不受經營時間、年度營業收入和凈流入額上限的限制;對個人來說,允許在區內就業并符合條件的境外個人按規定開展各類境內投資。這些政策落地實施,都將為進一步拓寬人民幣跨境投資渠道和業務種類,支持區內主體走出去,拓展國際業務提供有力政策支撐。”對于在支持區內不同主體開展跨境人民幣投資上提出一系列金融創新政策,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副行長劉通午進一步解讀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上的突破點。
同時,在深化外匯管理改革上,《指導意見》提出了5條支持政策,細化到具體政策措施有11項,政策的初衷是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的同時,創新資本項目管理方式,為推動資本項目可兌換進行有益嘗試。
融資租賃領域創新凸顯天津特色
此次金融支持政策中,最能凸顯天津特色和優勢的當屬促進租賃業發展方面的突破。《指導意見》提出了5條12項切實可行的金融支持政策和措施,涵蓋了拓寬租賃企業投融資渠道、靈活資金運營、提升業務便利性等多個方面。
“其中,提出允許區內租賃企業實行限額內資本項目可兌換,在一定額度內自主開展投融資業務;允許區內租賃企業按照外債宏觀審慎管理原則借用外債,外債資金可實行意愿結匯;允許區內金融租賃公司開展跨國公司本外幣資金集中運營等,這些都是以往所沒有的創新政策,將為天津租賃業進一步快速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撐。”劉通午介紹說。
“政策落地后,我們協助中國飛機租賃有限公司搭建了天津首個租賃公司項下外幣現金管理平臺。這是中國銀行結合自身優勢打造的租賃與本外幣現金管理相結合的業務,可為企業后續海外拓展和全球資金運作提供有力保障。”中國銀行天津分行副行長孫惠敏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天津發展租賃業具有良好基礎,做大做強租賃業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是金融機構的發展方向。
對此,招商銀行天津分行行長毛國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天津地區的融資租賃規模在全國占比保持在25%左右,穩居首位。而作為租賃行業翹楚的工銀租賃,此次與招商銀行合作建立自貿試驗區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更是發揮了自貿試驗區的政策優勢。
值得關注的是,《指導意見》中提出要爭取在天津自貿試驗區設立京津冀協同發展基金、京津冀產業結構調整基金,允許境外投資者以人民幣資金投資自貿試驗區內用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基金,大力推動京津冀地區金融業務同城化等。
劉通午表示,這些金融創新政策充分體現了金融支持天津自貿試驗區建設與京津冀協同發展有機融合和互聯互動,有利于更好地發揮天津自貿試驗區的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不斷增強自貿試驗區功能的延伸性、廣泛性和開放性,更加有效地發揮好天津自貿試驗區輻射京津冀乃至環渤海、帶動三北發展的重要示范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