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瑞士聯邦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近日消息:路透社1月14日報道 針對中國政府要求放寬貿易壁壘限制的要求,歐盟執委會將咨詢各個行業以及貿易伙伴的意見,周三開啟的這場政治辯論將塑造歐盟未來與中國關系的格局。
歐盟28國執委首次討論從12月起給予中國“市場經濟體地位”的問題。中方認為,中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15年之后,有權獲得這樣的地位。
中國若獲得這一地位,確定公平貿易價格的條件將隨之發生改變,歐洲將更難以對低價銷售的中國商品征收反傾銷稅。
“鑒于對國際貿易與歐洲經濟的重要性,必須從各個重要角度評估這個問題,”代表歐盟國家政府處理貿易問題的官員蒂默曼斯會后表示。“如果屆時采取與這項議題相關的措施,必須對各項措施的影響進行評估。那些都是規定,但我還無法確定會是哪些措施。”
歐盟執委會在聲明中稱,任何決定都會影響到歐盟的經濟,但沒有就此詳細說明。對中國而言,歐盟是最大的貿易伙伴;對歐盟而言,中國是僅次于美國的貿易伙伴。2014年中國對歐盟的出口規模為3,300億美元,是本世紀初的三倍以上。
蒂默曼斯稱,這一問題將全面涉及歐洲工業,將與其最大貿易伙伴就此進行密切溝通,并承認這一問題需要花費一些時間。歐盟現與美國的自由貿易協議談判進入第三年。
美國貿易代表弗羅曼表示,美國正在就此事與歐盟進行磋商,但中國的歐洲貿易地位是否改變,最終取決于歐盟。“關于市場經濟地位,我們不鼓勵歐盟搞特殊。我們也沒有就任何特殊立場做任何決定,”弗羅曼在一個非官方貿易論壇上表示。他指出,關于中國市場經濟進展問題,美國愿意了解更多歐盟的看法。
歐盟的決定必須得到歐盟各成員國政府和歐洲議會的同意。此前曾有官員對路透表示,為保護歐盟工業不受中國“傾銷”的沖擊,可能會達成一個暫時性保護措施。
鋼鐵業尤為反對放寬對中國的貿易限制。曾提出一系列對華申訴的歐洲鋼鐵行業協會Eurofer稱,中國鋼鐵的過剩產能約為4億噸,是歐盟整個鋼鐵產量1.7億噸的兩倍還多。該協會稱,過去18個月來中國進口到歐盟的鋼鐵翻了一倍,價格下降了40%。
歐洲行業聯盟Aegis Europe稱,中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亦鼓勵該國企業“傾銷”出口商品。該聯盟由大概30個制造業行業組成,包括金屬、化工、制陶和紡織等。該聯盟稱,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將會給歐洲工業帶來巨大負面影響,并引用一項研究稱,若這么做恐會導致170至350萬歐洲人丟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