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外聯局副局長翟德玉在6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中國“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之后,扎實做好各項保護工作,任重而道遠。
“二十四節氣”成功入選代表作名錄,既是教科文組織對該遺產重要性的認可,也體現出國際社會對保護傳統知識與實踐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將文化融入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視。“我們將根據業已制定的保護計劃,與相關社區、群體和個人一道積極實施系列保護措施,認真履行各項義務和責任,讓更多的國家、社區、群體和個人認識、了解二十四節氣,并創造條件確保相關社區和群體在保護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傳承與保護的行列中來。”翟德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