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琪午夜伦伦电影理论片精东,最新地址,小鲜肉自慰网站,人体艺体

行業新聞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新聞
最開心的是老百姓
信息來源:中國林業網      發布日期:2017-01-10      瀏覽次數:3242次

最開心的是老百姓

——江西省基層林業技術推廣站能力建設紀實

 

  中國綠色時報1月9日報道 在江西,送科技下鄉早已常態化。
  近4年,江西省財政共撥付專項經費700萬元,用于實施“基層林業技術推廣站能力建設”項目。全省已完成和正在實施這一項目的市、縣級單位共51家,累計幫扶各地建成林業特色示范基地72個,培養林業科技示范戶、企業和合作社265戶,培訓林農超過1.3萬人次,送科技下鄉120次。
  江西省林業科技推廣總站負責人表示,科技推廣就是要把致富最實用的技術送到農民手中,通過示范基地、示范戶的引導和帶動,幫助更多農民脫貧致富。
  現代設備提升效率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缺少辦公設備,沒有實驗室、培訓室,怎樣才能更快捷地掌握林地情況,將科技成果更便捷地送到農民手中?江西是林業大省,沿著山頭地塊調查、挨家挨戶傳授顯然不切實際。
  怎么辦?借助“基層林業技術推廣站能力建設”項目,全省51家單位迅速行動,4年來,80%的推廣站已配備了培訓室和實驗室,共采購投影儀、復印機、全球定位系統、濕度檢測儀和土壤養分速測儀等設備400套(臺),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無人機等也擺上了辦公桌。
  萍鄉市林業技術推廣站負責人介紹,在林業技術服務過程中,常常遇到示范基地面積較大、地形復雜、林木品種多的情況,使用無人機后,再也不用深一腳淺一腳地在山間摸索了,通過航拍可以全面掌握水土流失、林木修剪、林業有害生物等情況,可快速、準確地根據實情提出合理措施,既省時又省力。
  科技下鄉富民暖心
  林業技術推廣站的服務效率提升后,最開心的是老百姓。
  全南縣鎮頭村古坑小組的鄧和平是興林致富的典型。老鄧家有13畝油茶林,多年來畝產茶油始終沒超過30公斤。這幾年,在縣林業技術推廣站技術員的指導下,老鄧實施了鏟山、補植等一系列改造,2016年茶油產量接近畝產50公斤,增收1萬多元,占全家年收入的1/3還多。
  在江西,老鄧致富的故事不是個例。近年來,全省各基層林業技術推廣站爭當林農的貼心人,結合林農實際需求,按照缺什么、學什么的原則,通過舉辦專題培訓班、送科技下鄉、印發技術資料等方式,扶持了一批帶動作用較強的示范戶,幫扶了一批具有當地特色的示范基地。
  信豐縣的黃詩峰是林下經濟示范戶。他原本是建筑商,2011年流轉了3000畝闊葉林,在縣林業技術推廣站技術員的指導下,將林下經濟發展得有聲有色,還聘用了當地50歲左右的10多名農民在山上做工,使年紀較大的農民在家門口解決了生計問題。
  示范基地建設也各有特色。吉安市林業技術推廣站連續兩年指導吉水縣匯豐農林有限公司深耕杉木基地,總結推廣了“毽子栽植法”,即栽植深度達苗高的1/2-2/3,露出地面部分呈毽子狀,完成杉木良種造林1050畝。目前,造林僅兩年的杉木平均樹高已達到行業標準3年的樹高,為助推全省林業良種良法和提高森林質量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據統計,近4年來,全省各林業技術推廣站共培訓林農超過1.3萬人次,印發技術掛圖和“明白紙”等資料超過6萬份;培養林業科技示范戶、企業、合作社265戶,經營面積達3萬畝;幫扶建設油茶、杉木大徑材、花卉苗木等示范基地72個、面積達4萬畝。
  科技推助精準扶貧
  2016年,江西大力推進精準扶貧。可科技推廣如何實現精準呢?
  江西省林業科技推廣總站的做法是,讓科技特派員打通科技創富的“最后一公里”,不僅在示范基地舉辦培訓班,還要在生產關鍵時期進行技術指導,并針對示范區生產實際,提出新的工作思路,實現精準對位。
  崇義縣的貧困戶劉順生,一沒資金二沒技術,但事業心強,對種植南酸棗情有獨鐘。近年來,在縣林業科技特派員的指導下,他掌握了南酸棗培育和林下套種等多項實用技術。目前,他種植的118畝南酸棗都已掛果,按每株產果10公斤、每公斤3元算,年收入就達3.54萬元。加上林下種植和養殖,他的年收入已突破5萬元。
  摘掉貧困戶帽子的劉順生,還帶動周邊農村30戶貧困戶種植了650畝南酸棗。他希望進入盛果期后,大家都有錢蓋樓房、買小車。
  精準扶貧不只是幫助個人脫貧,也要助力貧困地區經濟增長。2016年,江西省林業科技推廣總站派出技術人員對信豐縣2萬畝油茶精準扶貧示范區開展了技術服務,推行立體復合經營模式發展林下經濟,共試種山稻、藤茶等2100畝。2016年11月,山稻喜獲豐收,藤茶種植成功。
  江西省林業科技推廣總站負責人表示,點穴的根本在祛病,扶貧的目的在脫貧。精準扶貧就是要突出針對性、提高實效性,真正讓貧困群眾擺脫貧困奔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