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速豐辦、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聯合召開中國人工林可持續經營項目座談會,就項目合作進展及下一步合作設想等進行交流討論。
會議認為,中國人工林可持續經營項目以能力建設為核心,在建設單位、項目活動、管理人員等方面與國家儲備林建設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國家儲備林可持續經營水平。這對實現WWF保護森林、抑制非法采伐和恢復森林資源的全球三大森林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會后,雙方有關人員組成的調研組赴安徽省滁州市,對當地人工林可持續經營項目進行調研。調研組聽取了滁州市國有林發展中心關于人工林可持續經營項目進展報告,實地考察了老嘉山國有林場馬尾松、麻櫟混交林改培,紅櫸-薄殼山胡桃珍貴用材樹種培育,麻櫟人工林近自然改培等人工林經營現場,了解人工林撫育、近自然林目標樹改造模式等情況,對人工林可持續經營成果給予肯定。
項目自2015年啟動以來,通過舉辦培訓班、研修班,總結案例,專題調研,編制指南等措施,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培養管理人才,制定標準體系,為國家儲備林制度建設和管理創新提供了重要借鑒。
目前,中國人工林可持續經營項目試點面積已達433746公頃,包含云南、廣西、湖南、海南、江西、安徽、福建、河北等8個省(區)的13家試點單位。